查看原文
其他

送票300张 | 当年看哭网友的9.7分记录片,电影版来了

Noodles 万达电影生活 2018-08-22



重庆,除了闻名全国的火锅小面等美食、堪称魔幻的城市空间外,其实还曾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山城棒棒军

 

由于山城重庆地形崎岖复杂,很多物流工作需要用到人力挑夫,而这批挑夫身上所常见的工具便是棒棒。


所谓棒棒,就是一根一米左右长的竹棒,上面系着一团麻绳

 


背一根棒棒,三五成群,或候于街边,或奔于车站、码头,以低廉的收费维持生计的体力劳动者们,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棒棒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重庆的街头随处可见“棒棒”的身影。



肩挑背扛、奔走于山城各个角落的他们成为了重庆的一个标记。

 

不要小看这批出卖体力的临时搬运工。


最多的时候,重庆有大约3、40万来自周边农村的青壮年棒棒,他们为8、90年代整个重庆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棒棒作为城市雕塑


甚至有人说,是棒棒们用肩膀把重庆挑进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十几年过后,这个独特的群体却在日益萎缩、渐渐远去。

 


更加科技、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现代物流已经取代大部分的体力挑夫,山城重庆的棒棒们如今已是一个凋零、老去的残弱群体

 

一边是城市的越发繁华焕然一新,一边是老棒棒们的佝偻脊背与深深皱纹,两相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同时也要无奈地承认——

 

过不了多久,山城棒棒可能真的要消失了。

 


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力图为这个后继无人的行业留下一段影像历史。

 

2015年,一部走入棒棒群体真实生活的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在网络播出,没钱宣传也缺乏热点,但却迅速获得了一片好评。

 


看过的人绝大部分都给出满满五星,豆瓣评分至今保持9.7高分。


《最后的棒棒》是导演何苦(本名何长林)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在此之前,他是一名有着20年军旅生涯的正团级军官。

 


在主动申请转业后,身为重庆人并且对棒棒有着浓浓记忆和情感的他带着1300元生活费,以每月2100元的工资聘请了一位拍摄婚庆的摄像师。


然后便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游走于街头的棒棒群体中,拜师学艺,同吃同住同劳动

 



就像特意为这部片子化名“何苦”一样,他用一种最笨、最苦的老黄牛精神,以截然不同于旁观者的视角和立场,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自拍式的纪录片。

 


时隔三年,何苦导演在剧集版基础上,将原片和新素材结合,重新剪辑成了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并在今天正式上映。

 

上周,小万特意对导演进行了一次《小万专访》

 

即便当天导演已经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连轴转采访,但在关于棒棒、关于纪录片的交流过程中,你依然能从他的神情和言语中感受得到那份热忱与兴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759m6knf8&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最后的棒棒》中,导演何苦在重庆著名商业街区解放碑附近拜了65岁的资深棒棒老黄做师傅,并随之住进了棒棒们的聚居地——自力巷53号

 

来到这里导演才发现,原来距离繁华的解放碑商圈仅仅几百米的地方,竟有这么一座如此破败的危房。

 


用他的话来形容,来到自力巷就如同穿越了一般,感觉一步跨过了城市的七十年。

 

与亮丽的新重庆相对照,它就像人的腿上正在流脓的一块伤疤

 


除了师傅老黄,导演还认识了同住在巷子里的河南老甘老杭,以及房东大石

 


他们之中最小的河南44岁,最年长的大石60岁,每个人都至少有20年左右的棒棒资历。

 

令小万印象深刻的是,剧集版中的这五位主人公,每一个人的身份各异性格不同,但导演却把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特别是河南,这个棒棒群体中唯一的漂泊中原人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底层劳动者的“时尚形象”与“出格言行”带给观众另一番对真实人性的认识。

 

比如他因父母离异而年少离家,流浪时在街头上被几个地痞挑断脚筋导致如今一瘸一拐。

 

他也曾吃苦耐劳,在重庆做棒棒17年,后在大排档打工3年。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济的困顿转而放弃劳动,专门在街边打牌赌钱练就牌技,以求时来运转。

 

河南身上有很多侧面,比如他在物质上是极度贫瘠的,整日吃着白米饭配白糖;



另一方面他又极力渴求精神上的丰富,坚持看报、关注国际新闻。他的眼神里既有狡黠,又有淳朴,还透着一种固执的可爱。

 

河南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任劳任怨的劳动者,他甚至是赌徒、是机会主义者,但我们仍然喜欢他,正是基于他的多面性与客观真实性。

 


老黄当然是片中最大的主角,导演何苦也在与他生活和工作中最直接的接触而对老一辈山城棒棒有了深刻的认识。

 

如果说河南是棒棒群体中的特例,那么老黄便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典型的样子。


 

年过六十依然坚守街头,不去多想什么,只懂得肩挑背扛流汗挣钱。在他们的人生哲学里,一切都很简单——

 

我付出劳动你付我酬劳,一份不多要一分亦不可少

 


片中有一幕是表现老黄接了一个运送行李的活,然而不小心跟客人走散了。

 

等到半夜的老黄无奈只能把它交给警察,对方赶来后坚持要给老黄100元感谢费,可是老黄坚持要找零70。

 

他说,挑这一单20块,等了几个小时,你得多付我10块

 

流汗挣钱,拿不够钱,晚上会睡不着的”,老黄一再强调。

 


淳朴简单自然是美德,同时导演也借此展现了老棒棒的保守。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只顾埋头拉车却不抬头看路。

 

碰到坎,仍要竭尽全力爬过去,对于新的事物新的方向不敢去冒险。如今山城街头上残存的棒棒,性格也大多如此。

 

这种最质朴的苦力劳动者,在如今的时代,既让人感动,又让人感叹。

 


除了表现这几位老棒棒的工作生活,导演也有意识地将城市与农村、身为父亲/男人与妻子/儿女的关系勾连起来。

 

正像片中所说,每一个棒棒背后,都有一个必须当棒棒的理由。

 

为了避免过多剧透,小万不再赘言。相信大家在看到了更多背后的故事后,会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最后的棒棒》所呈现的生活无疑是苦涩的,但也是幽默的、苦中作乐的——

 

“论节约而言,自力巷的同志们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病还在,钱没了”;


“这个贼娃子不了解我的情况,他估计是哭着走的(老甘家被偷)”,类似的自嘲时常出现。

 


这种精神既属于棒棒们,也属于导演自身。

 

导演曾说,他拍这部片子不是在做慈善工作,既非为了渲染苦难,也非为了博得同情。


如今的棒棒们即便老去,但他们仍是在有尊严地活着,而非乞丐。

 


他们的确是落在时代后面的人,可是却绝不能以一种俯视的优越姿态去审视和评判他们。

 

纪录片贵在记录客观事实,呈现时代变迁,剩下的,只待留于人自由评价。

 

至于此次电影版的推出,导演何苦回答说这是为了回应观众对片中人物的关心,让他们了解这些老去的棒棒们后来的生活怎么了。

 

导演与老甘、河南、大石合影


由于时长所限,只有不到100分钟的电影版当然不能更细致地呈现每个人物的故事,所以感兴趣的话,强烈推荐与剧集版结合来看。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采访结束前,导演谈到在《最后的棒棒》拍完后,他仍在继续追踪这一群体,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73岁的老棒棒。

 

于是就问他,七十多岁了为什么还在当棒棒?

 

老人回答:我妈九十四岁了

 

导演接着问,那你还挑得动么?

 

老人回答:我妈九十四岁了

 

导演又问,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呢?

 

老人还是回答,我妈九十四岁了

 

三个问题,一样的回答,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在普通人身上的最朴实体现。


想在电影院里看一部走心的纪录片吗?300张电影票已备好,戳开“阅读原文”试一下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